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指南 > 正文

一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增速超过去三年平均水平

记者 辛圆

市场监管总局周一公布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197.9万户,同比增长7.1%,超过过去三年平均增速。

新质生产力成为民营企业发展新亮点。第一季度,全国新设“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民营企业83.6万户,占同期新设民营企业总量的四成以上,同比增长1.4%。其中,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增长最快,达到18.0%。新设“数字经济”民营企业27.4万户,占新设民营企业总量的13.9%,其中的“数字产品服务业”增速最快,几乎是去年的2.5倍。

另外,市场监管总局提到,第一季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设民营企业9.4万户、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设4.6万户、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类新设25.4万户、银发经济类新设超过1万户。此外,在民用航空、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民营企业均展现出充沛活力。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落实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大力保护知识产权,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好营商环境。

一系列政策举措为民营企业投资创造了公平的营商环境。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民间投资由上年全年下降转为增长,一季度同比增长0.4%。

具体来看,一季度制造业中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7%,基础设施投资中的民间投资增长9.3%,均比各自领域的平均增速要快。

梳理公开信息可以发现,政策层面对提振民企信心的支持力度正在持续加大。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座谈会,邀请江苏天合光能、浙江中基宁波、广东领益智造、北京滴滴出行、山东歌尔股份等5家民营企业与会。会议明确提到,要加快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加强政策预研储备并把握好政策出台时度效,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4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重点举措清单》,提出包括建立健全13项制度法规、部署开展9大行动、实施8项活动、深化4项试点等37条重点举措,通过破除壁垒、推动公平竞争,强化监管、着力整治乱象,精准帮扶、开展靠前服务三大“组合拳”,为民营经营主体打了一剂市场监管“强心针”。

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近期印发《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六个方面,提出26项工作措施,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做优做强。

据重庆市政府官网消息,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等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金融支持重庆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重庆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