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入门 > 正文

两大协会同日发声:“降温”智能驾驶“虚火”

财联社 4 月 17 日讯(记者刘阳)在车企对 L3 级自动驾驶的落地布局全面加速之时,监管层及行业协会对当前 " 虚火旺盛 " 的智能驾驶 " 点了刹车 "。

两大协会同日发声:“降温”智能驾驶“虚火”

4 月 17 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两大分别代表汽车生产与技术研发领域的行业组织先后发声,呼吁加强行业自律,并强化组合驾驶辅助产品管理落实,规范行业认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 当前我国组合驾驶辅助功能已进入市场规模化应用阶段,NOA 等相关功能应用快速普及。然而技术的成熟度与市场的热度存在偏离,感知系统在复杂场景下的局限性仍然客观存在,组合驾驶辅助产品从可用到好用仍有距离,车企宣传边界模糊、用户认知偏差等问题日益凸显,部分驾驶员对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概念混淆,因驾驶员错误使用驾驶辅助功能导致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张进华在署名文章中表示,应加快推进相关标准制修订及实施,引导企业规范宣传,加强消费者安全认知。

同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付炳锋在题为 " 加强行业自律,守护技术初心——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 " 的文章中表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依赖技术突破和市场推动,也亟需制度保障与行业自律共同发力,构建协同有序、规范透明的创新生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倡议进一步规范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产品的安全管理、营销宣传,推动形成 " 技术进步与责任落实并重 " 的健康发展生态。

两大协会高层的同日表态,被业界视为是对此前一日工信部相关公告的呼应。4 月 16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在工信部官网上发布题为《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的公告。公告中特别 " 强调 ":汽车生产企业需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随后,有市场有消息称,有 19 家车企及业界头部系统供应商参加了同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举行的闭门会。会上,监管层对今年 2 月由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的落实情况作了重点部署。

尽管该闭门会消息未得到官方证实,但有接近监管层的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加强行业自律、强化相关产品管理落实,并规范行业认知确有必要。

张进华认为,当前国内外多家车企相继推出了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产品,并提出 "L2+""L2++" 等误导性概念,或在试驾体验时向消费者演示 " 脱手 "" 脱眼 " 等不规范操作,易导致消费者对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过度信赖,在销售和用户使用环节未明确告知系统的功能及性能限制、驾驶员职责与状态要求等关键信息,易导致用户高估产品的能力水平,从而引发安全隐患。

在业界看来,部分车企在宣传时将 L3 级自动驾驶能力 " 下放 " 至 L2 级组合辅助驾驶,是造成当前行业乱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L3 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依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动驾驶,所以要正确理解。L3 是辅助自动驾驶,在启动 L3 功能时,主驾从驾驶员变成安全监督员,依然要对车进行监控,做好随时接管车的准备。从用户的使用角度看,在人驾的时候人负责,车驾的时候就是厂商来负责。" 在岚图科技 CEO 卢放看来,实现 L3 要根据整体的能力和法规的进展来判断,现在尚无特别明确的时间表。" 我们希望能尽快出台法规来引导、规范。如果中国在这方面的法规能够快速落地,也可以证明,中国在智能新能源汽车方面已经实现全球引领。"

" 工信部此公告的发布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旨在通过强化管理,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水平,规范市场秩序。"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则认为,该公告的发布对智能汽车领域具有三方面影响:首先,将显著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水平;其次,公告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外,还将促进技术创新与健康发展,有助于构建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吸引更多企业和资本进入该领域,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繁荣发展。

(财联社记者 刘阳)

有话要说...